一个周五的早晨,我开车在青浦上高速路时, ETC突然失灵了,被迫走人工通道。
取卡时,我问服务员是什么故障,她简单地回答道:
“坏了!”
坏了?我一头雾水。
“能告诉我,坏在哪里吗?” 我追问,她二话没有,只是厌烦地挥挥手,催我快快通过。
应该说,她的回答不算错,但我觉得,是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。
虽然她没有义务告诉我ETC坏在哪里,或许她真的不知道,或许心情不好,但是作为服务从业人员,如果能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,告诉可能导致ETC失灵的几种原因,尽可能和颜悦色一些,客人肯定有得到友好服务了的感受。我当然知道ETC出现了故障,只是想有的放矢地去解决故障,故充满期待地寄希望于收费站的专业人员。算是碰了一鼻子灰,讨了个没趣儿。
边开车边电话了几位亲友,都觉得ETC失灵是存钱不足了。果不其然,在高速出口处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证实。充值约24小时后,ETC果然恢复正常。
无独有偶,我收到了一位重要客户驻厂质量检验员的一份邮件,投诉我们厂没有优先安排他们的生产。但事实是,我亲眼看见车间工人这几天都在忙他们的产品。他又解释说,虽然在生产,但放行文件没有做,担心赶不上船期,所以发邮件提请我们高度重视。我当时就知会这位检验员,反映问题要尽量精准,否则我们想帮都困难,还会影响我下次看他的邮件的心情……
这两个真实故事告诉我,表达要避免笼统,尽量精准,听者才能知道问题所在,从而快速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案,这样沟通效率才会更高,避免不必要的不快、不和谐。收费站工作人员丢出两个字“坏了”,等于没说,质量检验员担心运输却抱怨生产,文不对题。如此这般,叫人如何是好!
也许有朋友问,我是否在吹毛求疵或过于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?非也,我越来越认识到,越是能力强职位高的人,越是表述清晰,思维严谨。好的习惯和态度,不正是从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吗?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小事都做不好,又何以成大事呢?
朱恩惠,2021.03.31于芜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