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博士引言:
1. 特别推荐本文,来自颐博泵二代,文笔流畅,故事真切,很好解答了生活哲学问题--是否要追求以及张弛度的掌控。
3. 颐博不仅造好泵,也希望在泵二代培养上做出贡献。
在文章开始之前,想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。我是小罗,是一个无比恋家的巨蟹座,佛系,在香港读经济学本科,因为疫情的缘故已经在家里上网课待了一年之久。
如果要问我这一年在家里上网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,那便是:我似乎对这种独处的生活越来越上瘾。
在上大学之前,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面对一个长达一年之久的“独处”的居家学习生活。每天有规律的打开电脑,登上网课账号上课,看文献,写paper。白天很少有机会面对面与人交流相处。每天的话题输出,也来自于晚饭时与家人的欢笑谈论。晚饭后的散步,变成了我这一年最爱的娱乐方式。本以为我会很排斥这样的生活,但后来我却发现,这似乎和我理想的生活状态十分接近。
原先的我,似乎对那种高强度社交的生活更加情有独钟。这并非是因为我热爱社交,而是在那个时候我的观念认为,我应该要去这样努力的社交,才不会被时代的脚步抛下。认为“开朗,擅长社交”这样的标签下的性格才是完美的;而“内向,喜欢独处”的标签则相较之下吃亏的性格。
而我作为一个社恐人士(社交恐惧症简称),以前一直没有意识到,甚至不愿意承认,大多数时候的我其实更愿意独处。看到这里,希望大家不要对“社恐”人士产生误会,哈哈,这并不是说我们对社交有障碍或者排斥社交,有的时候,在一些社交场合社恐人士也可以表现的很好,也会很清晰的表达自己,性格也很开朗。只是说,社交这件事情相对于其他事情来说,可能会比较的消耗自我,更喜欢独处。
网课期间,大量的独处时光让我找到了自己性格的舒适区。曾经幻想成为的“喜爱社交的完美性格”,也在一次次舒适的独处中消散。每一种性格都没有对错,也没有完美的性格,只有独一无二的你才是最宝贵的。将你幻想的完美主义瓦解,才会看到那个真实又可爱的你,才会和那个别扭纠结的你和解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自洽逻辑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。
陷入“完美主义”的陷阱,似乎时常在身边发生。例如,想要减脂的我,会在运动计划前,列出一堆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表,搭配几乎没有油水的食谱,陷入完美主义的假象。强迫自己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表执行。然而,这样高强度的完美计划,当然坚持不了很久。自己的心态开始出现问题,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毅力,和印象中“完美的自己”相差甚远,便没有动力,开始自暴自弃,陷入恶性循环。但倘若,你打破完美主义,允许自己在减脂期间,偶尔放纵,可以不用时刻紧绷,不必完全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来,那么任务的难度就会下降很多,你也更容易坚持。所以,承认自己没有那么完美,没有那么自律,也是一种进步。就如同我的拳击教练经常和我说的那句话一样:“想要打出重拳的最好方法,那就是后退一步。”缓慢的前行,持之以恒的走下去,才是最长久的进步。高强度下的完美主义,虽然前行快,但倘若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则很容易挫败人的信心。
所以,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,最害怕的是你完美主义以及挫败后坚持不下去的心态,而当你接受所有事情的不完美主义的真实主义,你才会持久的走到更远。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欢喜,当你看到了你的局限,那么你身上最纯粹的真实则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。不必太纠结所谓的完美模式,我们要学会铺满自己的时间线。越是在提不起精神的时候,越是要努力去做一点点能获得正反馈的小事中,来走近你的舒适圈。这可以是和好朋友的一次畅聊,可以是发的照片受到的赞叹,亦或是夏日跑步后的一杯冰可乐。一点点积累,慢慢的你就会获得及格的正反馈,也会开始感叹:嗯 ,原来我也是一个还不错的人呢。